当前位置: 首页 > 新闻中心 > 法院要闻
恭城法院“七结合”调解模式提升调撤率
作者:陆俊书  发布时间:2010-07-26 08:35:59 打印 字号: | |

广西壮族自治区恭城瑶族自治县人民法院党组以深入开展“审判质量效率年”活动为契机,不断创新社会矛盾化解新机制,积极地探索案件调解新方法,准确理解“调解优先,调判结合”的要求,妥善做好各类案件的调解、协调、和解工作,继续扎实推进“调解年”活动。今年上半年,该院受理各类民商事案件277件,审结185件,其中调解99件,撤诉33件,调撤率达71.35%。该院去年上半年各类民商事案件调撤率为62.28%,同比提高了9个百分点。

该院在确保审判质量效率的同时,不断加大调解力度,创新调解机制,强化调解意识,真正做到具有调解可能的案件先行调解,不能调解的尽快裁决。积极推进调解工作规范化建设,完善考评机制,督促审判人员提高调解质量和效率。

该院不断总结探索调解模式,针对文化、性格、社会交往程度不同的当事人,灵活运用当事人听得懂的语言,听得进的道理,接受得了的方式,借助社会各方力量,耐心、诚心、细心调解案件,凡有调解意愿的案件一律调解解决,对涉及社会稳定、矛盾容易激化的婚姻、赡养、损害赔偿等纠纷,一律做到庭前调解与庭后调解相结合、分流调解与合并调解相结合、立案前调解与诉讼中调解相结合、单方面调解与双方面调解相结合、法官调解与社会多元调解相结合、宣判前调解与判后答疑相结合、耐心疏导与适当批评相结合,主动与当事人交心,打开当事人心灵的那扇门,用当事人容易接受的亲切感倾听诉求,用当事人信得过的交谈方式打开话题,用当事人喜欢的“直肠子”交流方式讲出心理话,用当事人拉家常的心态以案说法,用与当事人交友的习惯方式拉近当事人之间的距离,达到心贴心的交流,把心理疏导的功能发挥到极限,用心打开当事人的“心锁”,架起当事人之间诚心和解的“心桥”,使当事人双方把“以窝子”的话全吐出来,心直口快,互谅互让,亲近友好地解决纷争,真正融化当事人心理的积怨,达到化解纠纷矛盾,促进社会稳定和谐的目的。

 

责任编辑:陆俊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