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 > 新闻中心 > 法院要闻
恭城法院:打造符合域情特点的执行长效机制
作者:罗恒军  发布时间:2010-11-02 10:18:41 打印 字号: | |

前次20082009年跨度两个年头的“清理执行积案”行动,目的在于探索解决“执行难”问题,并着眼建立执行长效机制,使执行工作走向和谐。今年中央及上级法院部署的创建“无执行积案法院”活动,更是为了进一步夯实前阶段建立起来的执行长效机制。当然,执行长效机制不能是“镜中花”和“水中月”,关键是要切实可行并符合地域特情。恭城瑶族自治县是全国闻名的“月柿之乡”和“?崭讨??rdquo;,境内以水果为龙头的产业经济发达,在前阶段“清理执行积案”活动中,该县法院按规定圆满完成了541件积案的清理任务,在今年的“无执行积案法院”创建活动中,该院成功移植“清案”期间总结的经验,采取“就汤下面”模式,取得了良好效果,今年1-10月份,该院共受理执行案件104件,标的448.96万元,已执结84件,结案率82.69%,标的到位率70%,执行工作基本步入良性循环。该院还针对瑶乡域情特点,打造出一套“摸得着、看得见、讲效率、惠百姓、促和谐”的执行长效机制,具体体现在:

 一、在执行联动方面,基本上形成“党委领导、人大监督、政府支持(包含各职能部门)、政协配合、法院主办”的执行工作格局。

二、在社会参与方面,与农村基层组织(村委会)、水果专业合作社和一些水果中介部门建立信息沟通机制,对被执行人各方面信息形成有效追踪。

三、在执行救助方面,一是设立执行救助基金,对符合条件的涉诉特困群体予以救助;二是把一些鳏寡孤独涉执行特困人员的信息定期通报给社保部门,使他们有机会享受到国家最低保险救济。

四、在应对本县大面积柑橘遭受黄龙病侵害引发的产业衔接方面,对一些短期内难以执结的案件尽量采取“放水养鱼”的做法,平等保护申执方的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。

五、在法院内部执行机制方面,(一)是定期或不定期培训执行人员,打造一支思想过硬、业务精通的执行工作队伍;(二)是加强和规范对人民法庭执行工作的领导,人民法庭当年不能执结的案件,次年全案移交执行局执行,尽量减少人民法庭因立、审、执不分而造成的内部矛盾以及被执行人对“全能”法官的误解。

责任编辑:罗恒军